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同居 > 同居不会构成容留吸毒罪吗

同居不会构成容留吸毒罪吗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4-01-14 19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40114*****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结婚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男女结婚的需要符合《民法典》的规定,而有些男女会在未婚的情况下同居共同生活,未婚同居会产生很多法律问题,那么同居会不会构成容留吸毒罪?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同居不会构成容留吸毒罪吗

同居与容留他人吸毒罪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吸毒人员提供吸毒的场所,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定罪处罚:

(一)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二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二年内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过行政处罚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向他人贩卖毒品后又容留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向其贩卖毒品,符合前款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条件的,以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

容留近亲属吸食、注射毒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同居与容留他人吸毒罪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吸毒人员提供吸毒的场所,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华律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婚姻问题# 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华律网婚姻家庭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标准
容留他人吸毒罪共犯
容留他人吸毒罪次数认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特邀律师:
沈辉律师 四川成都

婚姻领域专家律师,专注于婚姻家庭法律业务,代理了数百件婚姻继承案件详细>>

在线咨询
  • 两年不同居自动离婚吗

    2024-04-191214 人看过

    夫妻两年不同居不算自动离婚。我国并没有自动离婚一说,夫妻双方要想离婚可以选择协议或诉讼离婚。分居两年只是具备了一个可以离婚的条件。关于两年不同居能否自动离婚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结婚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帮助过 68277 人,获好评率 99%

    沈辉律师四川循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沈辉律师自执业以来,专注于婚姻家庭法律业务,深入系统的学习、研究了现行婚姻继承领域方面法律、法规,代理了大量的婚姻继承案件,如婚前法律咨询、指导;...

  • 三年没同居离婚如何办

    2024-04-191260 人看过

    三年没同居夫妻一方想离婚的,可以协议离婚,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协议离婚的,应当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同时应当签订离婚协议书。关于三年没同居离婚如何办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和两个女人同居是重婚罪吗

    2024-04-191014 人看过

    和两个女人同居的情形符合重婚罪构成要件的,是属于重婚罪,要追究刑事责任。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与对方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也可以认定为重婚。关于和两个女人同居是不是重婚罪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 同居两年未领证可以要回钱吗

    2024-04-19160 人看过

    需要返回。没有领证就意味着不存在婚姻关系,为了结婚索取大量财物作为彩礼的,那么收受彩礼的一方需要退还彩礼。因为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两人同居多长时间算重婚罪

    2024-04-191262 人看过

    两人同居不论多长时间只要没办理结婚登记就不算重婚罪。重婚罪是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犯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两人同居多长时间算重婚罪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女方同居期间怀孕,能提解除非婚同居关系。在未婚同居关系中,由于同居双方并未真正意义上结婚领证,因此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民法典的限制。关于女方同居期间怀孕能提否解除非婚同居关系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沈辉律师四川循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沈辉律师自执业以来,专...

  • 同居后分手对方欠的债,如果是属于双方的共同债务的,要求还的有义务还;如果是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由一方偿还。关于同居后分手对方欠的债要求我还我有义务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可能涉嫌重婚罪。重婚罪的规定是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是否犯法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非法同居者可以获得遗赠,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关于非法同居者是否可以获得遗赠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认定方法是:有固定的住所;保持稳定的性关系;不以夫妻名义长时间共同生活等。以夫妻名义同居分手后,财产的分割处理是,确定同居时的共同财产,对共同财产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可以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关于怎么认定是以夫妻名义同居,以夫妻名义同居分手后怎么分割财产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婚前同居主要有以下注意事项:同居期间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双方都有抚养义务;明确同居期间的财产关系,防止财产混同,分居后难以维权;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请注意维持好关系。关于婚前同居有什么注意事项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同居义务一般是不可以免除的,但是如果具有正当理由是可以免除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同居的双方当事人享有了同居期间的权利,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关于同居义务可以免除吗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关于死者生前欠下债务,但又无法定继承人,该如何偿还的问题

法律顾问律师8分钟前回复:

根据以上内容,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关于死者生前欠下债务,但又无法定继承人,该如何偿还的问题 关于遗产的问题,如果死亡者在去世前曾负债,尽管他们拥有遗产却没有法定继承人,或者即使有人继承,但也没有人接受遗赠的情况下,这部分遗产就变成了无主财产。 这种既无继承人又无受遗赠者的遗产将归属国家。 另外,如若亡者在世时为集体所有制组织的成员之一,那么该遗产则会归其所属的集体组织所有。 当涉及到亡者生前所负的债务时,应该优先从其遗产中获得清偿。 对于享有债权的人士而言,可以尝试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途径,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婚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沈辉律师四川循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沈辉律师自执业以来,专注于婚姻家庭法律业务,深...

外国人在中国结婚怎么办理结婚登记的手续

法律顾问律师13分钟前回复:

关于外国人在中国结婚怎么办理结婚登记的手续的问题,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如下: 专业律师法律分析: 首先,外国人同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登记结婚的,那么双方是需要一起到中国公民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其次,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外国人需要的证件: (1)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 (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 (3)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最后,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当场登记发给结婚证。 【法律依据】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5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外国人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 (二)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

婚姻家庭问题

宋晓雪律师15分钟前回复:

您好 婚姻家庭具体需要咨询哪方面呢

继子女关系的终止条件主要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顾问律师17分钟前回复:

对以上内容,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如下: 1、生母与继父或生父与继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继父或继母抚养的继子女尚未成年的情况。 2、生母与继父或生父与继母离婚时,受继父或继母抚养的继子女尚未成年的情况。 3、生父与继母、生母与继父的婚姻关系因离婚或生父母死亡而终止时。 4、继子女经生父母同意被继父或继母收养的情况。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