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夫妻财产公证 > 首例婚前财产公证案宣判:没结婚婚前公证不生效

首例婚前财产公证案宣判:没结婚婚前公证不生效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2-12-25 27918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21225*****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为表忠心,张先生在与未婚妻梁女士所做的婚前财产约定中,慷慨表示将一套两居室住房送给她。没想到,历经5年,梁女士不但未嫁给张先生,反倒将他告上法庭,要求张先生给付曾在约定中承诺赠与的住房。

梁女士:承诺赠与又翻悔,打官司是为维权

华律网

今年54岁的梁女士称,

她与张先生是朋友关系。宣武区某小区的一套两居室系张先生名下私产。5年前,她与张先生签订了一份赠与协议,约定后者将上述房产赠与她,并在公证处进行了公证。然而张先生至今未向她交付赠与物,也未办理该房的产权过户手续。为此她特起诉到法院,要求张先生履行自己的诺言并承担案件受理费。

张先生:维权是假,利用婚姻骗财是真

54岁的张先生看完起诉书后情绪顿时激动起来,一再声称要找媒体关注此事,让大家都来认识认识梁女士这个“骗子”。

11月21日,张先生按照法院通知来到了法院,在众多的媒体面前他字斟句酌地开始了他漫长的答辩发言:“我与梁女士是1996年11月通过北京爱心相识服务中心介绍认识的,经了解得知她是民政干部,国家公务员,感到十分满意。之后两人感情发展十分迅速。”他与梁女士并非她在起诉书中所称的朋友关系,而是名副其实的恋人关系,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一起共同生活了5年。张先生说:“这期间我曾多次提出与她结婚,但她不是拿假结婚证骗我就是以各种借口搪塞我。1997年底,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在梁女士家中,由她的好友为我们办理了这份引发纠纷的婚前财产公证协议。事隔不久,我被梁女士轰出了家门。此后,我便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原告扯上了众多的经济官司。第一次是因为梁女士利用我丢失了的龙卡私自取走了我的10.5万元存款。为此我将她和银行一同告到了海淀区法院,但因为我没有证据被驳回了,白白损失了10万多块钱。第二次是因为炒股。2000年6月,梁女士出资5万让我帮助其炒股。后我炒股失败。为其写下欠条,条件是她必须将公证书退还给我。她当即表示同意。但谁知事后又反悔了。不用说,这次官司我又输了,被法院判决返还她5万元欠款,公证书也没拿回来。这次应该是第三次了。”

法院:婚前财产约定不能脱离婚姻单独生效

在法庭上,张先生认为自己当初与梁女士签订上述公证时,是为了双方能结婚,现在双方既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特别是梁女士在起诉书开始就称二人为朋友关系,当然就更没有权利要房子。而梁女士的代理律师则认为经过公证的赠与是不可以撤销的,梁女士和张先生的协议经过了公证机关的公证,所以张先生必须将其承诺赠与的房产交付给梁女士。该协议并非附条件的赠与,因为双方并未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在何种条件下该协议生效,张先生所说的赠与以婚姻为条件没有依据。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特邀律师:
沈辉律师 四川成都

婚姻领域专家律师,专注于婚姻家庭法律业务,代理了数百件婚姻继承案件详细>>

在线咨询
  • 如何避免离婚房产纠纷 婚前财产公证是良方

    2024-04-1729072 人看过

    律师指出,结婚前,男女双方可以依法到公证机关对各自的财产、债务的范围、权利归属问题进行公证,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将会得到法律直接认可。财产是否要公证还是要看夫妻或恋人的态度,纯属自愿,法律上没有强迫之意。但是目前,很多恋人对是否要进行婚前财产

  • 夫妻财产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帮助过 68277 人,获好评率 99%

    沈辉律师四川循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沈辉律师自执业以来,专注于婚姻家庭法律业务,深入系统的学习、研究了现行婚姻继承领域方面法律、法规,代理了大量的婚姻继承案件,如婚前法律咨询、指导;...

  • 从一起离婚纠纷浅谈夫妻婚前财产协议的性质

    2024-04-177987 人看过

    一、基本案情王某与师某于2007年相识恋爱,并于2008年1月7日在某区民政部门登记结婚。为了婚后生活的便利,王某于2008年1月2日购买房屋一套登记于自己名下并支付首付款7万多元,同时与师某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协议中明确约定:王某婚前所购买的房屋在自愿与师某结婚有小孩后,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若双方离婚,则该房屋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一年后,王某因感情不和于...

  • 如何避免离婚房产纠纷 婚前财产公证是良方

    2024-04-157845 人看过

    律师指出,结婚前,男女双方可以依法到公证机关对各自的财产、债务的范围、权利归属问题进行公证,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将会得到法律直接认可。财产是否要公证还是要看夫妻或恋人的态度,纯属自愿,法律上没有强迫之意。但是目前,很多恋人对是否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不但会影响双方感情,同时也是对自己未来婚姻生活没有把握的表现。其实不然,如何认定婚前财产...

  • 夫妻独立财产怎么公证

    2024-04-06134 人看过

    夫妻独立财产公证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并将此约定进行公证。如果有需要的话,小编推荐上华律网咨询。下面是华律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夫妻独立财产怎么公证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 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有效吗

    2024-02-2199333 人看过

    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有效吗?相信这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的问题。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并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接下来由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问题的答案。

  • ​就公司而言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但是婚后经营按公司章程分得利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关于婚前自有公司是否属于共有财产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沈辉律师四川循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沈辉律师自执业以来,专...

  • 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区分是婚前取得的财产是个人财产,个人享有所有权。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享有所有权。关于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区分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陪送的嫁妆离婚后一般归女方所有。陪送的嫁妆一般是婚前女方家人赠与女方的,一般认定为女方的婚前财产;如果是婚后获得的嫁妆,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由夫妻协商分割。关于陪送的嫁妆离婚后归谁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再婚家庭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无权直接卖房子,这样做侵犯了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关于再婚家庭如果一方去世房子配偶有权卖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老年人再婚不必须进行财产公证,可以自愿申请公证。关于老人再婚是否需要财产公证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夫妻一方给别人财产未经另一方同意的,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是无效的。法律规定,夫妻共有财产一般属于共同共有,有效处分应当经占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关于夫妻一方给别人财产的行为是不是有效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夫妻独立财产公证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并将此约定进行公证。如果有需要的话,小编推荐上华律网咨询。下面是华律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夫妻独立财产怎么公证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女朋友报警说我侵犯她

缪恒学律师8分钟前回复:

你好

夫妻财产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沈辉律师四川循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沈辉律师自执业以来,专注于婚姻家庭法律业务,深...

女孩子满十四周岁了,说是自愿和别人发生关系,做家长的怎么办,还能不能像对方要赔偿对方要赔偿?

苗青律师9分钟前回复: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岁发生关系,不论是否自愿,都为强奸罪

我丈夫去年死亡,未办理销户,我现在买的房产写的我的名字,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吗产吗?

张立军律师9分钟前回复:

不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买的,不是共同财产,哪还有“共同”之说了

70岁老人遗嘱公证公证费是不是免费的?

靳艳菊律师9分钟前回复:

加微信详情咨询

夫妻有怎样的情况离婚不分财产,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顾问律师9分钟前回复:

根据以上内容,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夫妻有怎样的情况离婚不分财产 同样是不分割财产,不同的表述,代表的含义不一样,引起的法律后果也不一样,必须谨慎对待,当事人应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和主观诉求来确定如何表述。 1、“没有共同财产分割”: 这种表述,离婚后仍可起诉要求分割共同财产,且无诉讼时效限制。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一)第83条 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2、“各自名下的财产归各自所有”: 这种表述,离婚后不能再要求分割,相互无权要求分割。 对经济上处于弱势,或并不清楚配偶真正财产状况的一方,丧失了日后要求分割财产的权利,非常不公平。 所以,当事人应将全部共有财产列明,逐一写清楚属于哪一方所有或怎样处理,千万不要简而言之、大而化之。 一时的疏忽或贪图方便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上的重大损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